來源:贛州金融網 作者:歐陽青 發布時間:2021年08月30日
? 自中美貿易沖突和2020年疫情的爆發,對國民經濟產生了嚴重的影響。全球化經濟環境層面上:在美國制定的全球經濟規劃和產業關系之下的中國。忍辱負重,厚積薄發,經濟總量和實力,創造了歷史上的新高度,但從客觀現實來看,因為中國經濟的崛起,大國博弈,經濟貿易層面的利益爭端已成為常態,最關健的是,在很多核心科技和技術發展層面,中國依然還被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卡住了脖子。國內宏觀層面上:中國經濟經歷了幾輪快速增長,已經走到了事實上從增量轉為存量的現實,具體表現在經濟增速上,那就是量的天花板已經出現,沖頂回落的趨勢非常清晰明顯,中國經濟提速換檔,需要在質的層面,予以突破。
?
縣域經濟作為國民經濟的組成部分,抵抗力弱,經濟的好壞對當地各個方面影響很大,本文試從國庫的角度對雙沖擊下的縣域經濟的變化作一分析。
?
大余作為世界鎢都,工業基礎扎實,門類較齊,一、二、三產業發展良好,又與廣東交界,是承接廣東產業轉移的第一站,由此,本文以大余作為樣本做一分析。
?
一、貿易沖突、疫情影響之下財政總收入有所減少,增速下降,結構不合理:詳見下表,單位:萬元
?
?
2017年 | 增長% | 2018年 | 增長% | 2019年 | 增長% | 2020年 | 增長% |
124100 | 12.6 | 135280 | 9 | 137020.2 | 1.3 | 133027 | -2.9 |
?
? 從上表看出:該縣的財政收入增速逐漸減緩,到2020年出現負增長,財政收入的減少,一是疫情的影響,二是經濟持續下行壓力,國家宏觀減稅降費政策等因素影響。分部門看:2020年,稅務口完成收入85886.9萬元,占總收入的64.56%,同比減收25391.6萬元,下降22.8%;財政口完成收入47140.21萬元,同比增收21398.4萬元,增長83.1%,這也表明企業生產的不景氣,非稅收入增長過快,2020年,稅務口收入占比由2019年的81.21%,下降到64.56%,下降16.65個百分點,而財政口收入占比由2019的18.79%上升到2020年的35.44%,增加了16.65個百分點,財政收入結構趨向不合理;從行業看:2020年,第一產業貢獻198萬元,較上年末下降2%,稅收占比0.2%;第二產業貢獻40334萬元(其中工業稅收31625萬元,下降34.39%),下降33年.3%,稅收占比46.3%;第三產業貢獻46618萬元,下降11%,稅收占比53.5%。第三產業稅收首次超過第二產業躍居三大產業之首,說明縣域經濟對傳統有色金屬業和再生資源回收行業依賴下降,這也表明縣用財政過渡依賴資源和投資,資源型、建設型稅源比重大,生產型稅源后勁不足,產業結構單一,以鎢為主的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主營業務占比大,縣域工業化進程不快,缺乏規模性集群產業,產業鏈不長,缺乏附加值,對縣域經濟拉動力較弱。第三產業出現了負增長也說明:第二產業負增長,使消費能力的下降,同時疫情也使第三產業的發展受到了明顯的影響。
?
二、2020年主要稅種負增長,企業贏利能力下降
?
? | 2017年 | 增長% | 2018年 | 增長% | 2019年 | 增長% | 2020年 | 增長% |
增值稅 | 21106.3 | 43.1 | 28915.3 | 37 | 22069.1 | -23.7 | 16971 | -23.1 |
資源稅 | 9914.3 | 146.9 | 10250.1 | 3.4 | 7525.3 | -26.6 | 2597.3 | -65.5 |
企業所得稅 | 1721.4 | -56.1 | 3596.1 | 108.9 | 6808.1 | 89.3 | 6006.7 | -11.8 |
?
? 從上表看出,2019年到2020年主要稅種增長呈負增長狀態,大余作為世界鎢都,資源稅的下降,表明開采業的不景氣,從而影響整個地方經濟,消費水平的發展,因疫情影響,全球經濟跨入低迷局勢,特別是礦產品價格短期內都低位運行,鎢產業作為大余主力產業,影響巨大,持續下滑,企業贏利水平下降,所得稅呈現負增長,同時伴隨國家的減稅降費政策持續出臺,政策性減收影響持續加大。二項因素疊加,增值稅出現下滑。從重點企業納稅情況看:2020年,該縣重點企業納稅34387萬元,同比減收21881萬元,下降38.89%。79戶重點企業中,只有17戶企業實現稅收同比增長,占重點企業戶數的21.52%;其中僅食品藥品行業3戶企業總額實現同比增長97萬元,增長13.07%;而有色金屬礦產品行業28戶企業稅收總金額下降最大,同比減收11630萬元,下降39.83%,受疫情和國際經濟環境低迷因素影響可見一斑。
?
?今年我國的市場發展形勢多變,伴隨著疫情留下的后續影響,經濟市場發展依然還是存在比較疲軟的方面,傳統經濟產業現今已經走入了下行的趨勢,并且面對著產業轉型以及產能緊縮的一種窘境。大余作為資源型經濟縣,表現更加明顯。
?
? 財政政策是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,對經濟運行發揮著重要作用,面對現實,積極的財政政策應從哪些方面發力?如何進一步提升財政政策效能?
?
? 1、財政政策在操作上更加精準有效,根據經濟發展需要優化支出結構,在稅收政策方面,要把支持小微企業和制造業作為兩大著力點,支持打好關健核心技術的功堅戰,支持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。
?
? 2、建立提高資金使用績效機制,實施預算績效管理,提升資金使用水平,突出績效導向,把有限的財政資金用好用到位,切實做到花錢要問效,無效要問責。
?
? 3、投資突出真正“輸血“,地方債,尤其是專項債是穩投資,補短板的重要工具,把資金落實到項目上,避免資金閑置,真正實現給實體經濟輸血,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的原則,支持符合條件的重點項目建設,同時要實施專項債券穿透式監測,強化全生命同期的績效管理,充分發揮專項債券資金的使用效率。
?
? 4、應當積極承接發達地區的產業梯度轉移,目前廣東發達地區經濟已經進入工業化中后期階段。土地、人力要素成本大幅上升,勞動密集型、資源密集型產業為降低成本,開始在縣域尋求發展。因此縣域地區要結合自己的發展規劃,突出特色,積極主動,引進更多符合當地情況的的產業轉移投資,培育新的財源。
? 5、做大縣域財政經濟蛋糕。充分發揮財政調控經濟的職能作用,通過運用稅收,財政貼息,信用擔保等政策工具,為縣域各類市場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,在做大縣域經濟總量的基礎上,逐步增強財政實力。
專題推薦
為加強對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的監督管理,促進網絡借貸行業健康發展,依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》、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》、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》等法律法規,中國銀監會、工業…[詳情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