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高公募基金辨識度要有緊迫感
來源:證券日報 作者:張志偉 發布時間:2022年03月22日
? ? ? ?提高公募基金辨識度,不能拖、不能等、不能推,要有緊迫感。
?
????理由并不復雜,主要有二:一是,最新數據顯示,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,公募基金規模25.56萬億元,基金數量已達9288只。如此之龐大的產品數量,對專業投資者來說,做到一目了然、有的放矢,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,更不用說對普通投資者了。提高基金辨識度,是市場各方的期待。 ?
????數量多了,“南郭先生”就容易藏身其中,不讓濫竽充數有市場,方法很多,但提高基金辨識度無疑是抽薪止沸之策,其功力自不必說,這是原因之二。
?
????從目前看,至少已發現有兩類“南郭先生”混跡于公募基金中,貌相雖有差異,但本質并無不同。
?
????一個是披著“固收+”外衣的某些產品,有的固收打底部分市值80%以上是可轉債,而“+”部分也以股票為主,這樣的“固收+”實質上是權益產品,在“固收+”產品被市場眾星捧月時,這樣產品插上“固收+”標簽,自然嘗到了甜頭。
?
????另一個是基金風格漂移。風格漂移基本可以歸為三類:中小盤基金買大盤股、量化基金“偽”量化、主題基金名不副實。風格漂移的案例并非難覓。重倉寧德時代的超千只基金中,就曾出現多只與新能源毫無關聯的主題基金。
?
????“南郭先生”帶來的危害不容忽視。從某些所謂“固收+”產品看,高潮退去,寒意襲來,截至3月21日,56只可轉債類產品收益全部為負,這與投資者對固收+產品的期待相差甚遠。而基金風格漂移則改變了原有合同約束,這本質上是一種誤導,涉嫌違反合同法。
?
????今年全國兩會期間,全國政協委員交銀施羅德基金總經理謝衛,建言公募基金發展可謂語重心長,“公募基金應該遵守契約精神,不能因為市場環境和熱點的切換而引發大的風格漂移,簡單用風格漂移所獲得的業績很難持續,并可能讓產品失去應有辨識度?!?/span>
?
????提高基金辨識度,市場各方都應該投身其中,不能拖、不能等、不能推,應該切中問題要害,立即行動。
?
????筆者欣慰地看到,針對風格漂移,監管層去年就已經在行動,要求基金公司自查,然后根據自查情況整改,對其中涉嫌合同違約的重點監管。從企業層面看,有基金公司召開持有人大會,表決改了原有基金投資約束。但也有借調倉需要時間,至今一直在猶豫的,對這些還在等、拖、推的,要一查到底,特別是涉嫌違背合同法的。
?
????“固收+”雖然只是一種投資方法,但由于此種方法深入人心,部分公司把一些產品歸為“固收+”,并大肆宣傳。筆者建議對“固收+”建立制度約束,立起門檻,對符合標準的開門迎客,對不符合的要擋在門外。
?
????另外,把“不拖、不等、不推”嵌入基金公司治理體系中。產品設計端應該更加精準,并且廣而告之,讓投資者明晰和理解;改變以收益論英雄、以規模論英雄的基金經理評價體系,增加長期回報率在評價中的比重;構建以投資者利益為本的企業文化,遵守契約精神,拋棄短期化。長期的、穩進的收益“圖景”是值得追求的。